網頁

2013年8月15日 星期四

閱讀服貿協議前 您不可不知的服務業經濟學 (3)



服務業產值占GDP的比重超越製造業時,就表示進入了「後工業化時代」,服務業的成長取代製造業的成長,成為驅動經濟成長與降低失業率的主要動力。因此若是能在服務業成功創業,就能為經濟成長和降低失業率盡一份心力呢!現在,您已經大致了解先前在《閱讀服貿協議前 您不可不知的服務業經濟學 (2)》中所介紹的內容了,接下來我們必須思考「服務」是否也能像產品一樣出口到國外,以及服務業貿易有哪些方式了!



服務業與貿易


「原來如此,可是台灣只有兩千多萬人,市場並不大,產品還可以出口到其他國家擴大市場,服務業不是比較吃虧嗎?」您這麼問。

先說明市場大小的概念。市場的大小來自於經濟體的總消費能力,不一定人口基數大,市場就大;人口基數小,市場就小。人口基數愈大代表的是,隨著經濟成長,該經濟體總消費能力的上限就愈大,但人口基數大的國家可能實際消費能力遠低於其上限,甚至還輸給人口基數小的國家。舉例來說,台灣人口雖然只有兩千多萬人,但如果平均國民收入是四萬美金的話,也會是一個很重要的市場。

Asian Family Customers Shopping in The Super Market

由於「服務」通常伴隨著消費行為的當下而發生,不像產品可以保存起來,「服務」有「隨時間消逝」的性質,無法裝進貨櫃出口,所以早期人們認為「服務」是無法貿易的。但後來人們發現,其實透過一些方法服務是可以貿易的!

最早出現的服務業貿易型式就是「到國外觀光旅遊」。例如陸客來台觀光的食宿、機票、消費,這些行為都是服務業的「出口」,只是產品出口是把產品主動送到國外,而國外觀光是被動等待觀光客自己來消費。然而要讓觀光客前來,本國的景點必須具有足夠的吸引力,要有觀光的價值,只有少數景點具有魅力。專業術語叫做「國外消費


Tourism
服務出口中,吸引國外觀光客來本地消費能創造最大效益

有些「服務」像餐飲、KTV歡唱的提供需要「店面」,第二種服務業出口的型式就是去國外設立店面提供服務,比如說您到中國大陸開珍珠奶茶店就是餐飲服務的出口;王老吉來台灣開店就是我們向中國進口。專業術語叫「商業據點呈現

獻給(Artodin)賽雷爸的85度C女孩!

有些專業服務的提供,不以店面為前提,而是去顧客指定的地方服務,像是醫師、律師、會計師、建築師、技師等到國外服務也是一種服務的出口,例如日本派鐵路工程師到台灣擔任工程的顧問、主持者,就是我們向日本進口這項「顧問服務」。專業術語叫「自然人呈現

District constructs new communications facility at Incirlik

上述三種的服務業貿易,都需要人的跨國移動,少數服務透過新科技的幫助,可以無需透過人的跨國移動,就直接達成服務出口。例如跨國遠距教學和跨國的電話客服、e-mail客服、Google的搜尋服務等。專業術語叫「跨境提供」。

透過以上這四種方式,都可以把原本侷限於國內市場的服務擴大到國外消費市場


服務業貿易與市場開放


「可是,商品出口時會遭到關稅等貿易障礙,服務業貿易會不會也很困難?」你接著問。

沒有錯,以觀光來說,簽證就可以看作是一種貿易障礙,除此之外沒有直航的班機、需要轉機多次才能到達,也是一種貿易障礙。像我國與中國大陸間的觀光往來也是漸近開放的。

如果到外國設店面提供服務,對當地政府來說,您會購買土地、店面、可能會就近在當地買些設施器材,其實跟開放讓外國人直接投資建設廠房是很像的。只是投資建廠房是為了製造,設店面是為了提供服務。但本地的業者極可能面臨競爭壓力,外國業者的加入可能改變整個市場結構,對當地的經濟造成重大影響,可能使經濟福利提高,也可能使經濟福利下降。所以當地政府理應審慎的決定是否開放外國人來當地設店面。即使開放了,也可能設下許多規定,像是居留權限制之類的,或抽取較高的稅負

(British passport) Japanese student visa extension

如果是您自行前往該國提供專業性的服務如工程顧問,那麼簽證啦、居留時效等都可視為貿易障礙。另外像跨國遠距教學、跨國電話客服等由於沒有牽扯到人或店面的跨國移動,所以相對的限制較少。但能適用「跨境提供」型式的服務本來就很少了。

所以政府間若要談服務業貿易開放,就要針對產業別一個一個談,開放有兩個重點,第一個是「服務貿易」開放的型式,共有:一、國外觀光。二、到當地開店面。三、人跑過去當地提供服務。四、跨境提供服務。第二個則是當地政府對外國業者、外國服務提供者的態度

從開放的型式來看,第一項的國外觀光,主要限制的是觀光客而不是業者,因此談開放的話,是從觀光客人數的開放下手。第四項的跨境提供服務適用的行業有限,對經濟結構的衝擊不大。因此談判的重點在於是否讓外國人來當地開店面,以及是否讓外國人來當地提供服務

陸客大舉入侵

讓外國人來當地開店面可能改變當地的經濟結構,其效果未知,存在風險,讓外國人當地提供服務則可能引入創新思維與技術,但也可能排擠本地勞工就業


再來談判中政府還要承諾對外國業者的態度是否與本國業者一視同仁。若政府對外國業者採取較嚴苛的標準,或抽取較高的稅,實際上就是在保護本國的業者,是一種潛在的貿易障礙。如果政府承諾對外國業者和本國業者的對待百分之百無差異,這就是給予外國業者「國民待遇」。

(本文待續)

本文封面圖片取材自:《服務業的新天地 Dream Mall夢想實現


透過FB專頁訂閱本站文章:追蹤《中間偏左經濟學》專頁
透過Google+訂閱本站文章:把作者 +陳亮言 加入社交圈
透過RSS訂閱本站文章:複製以下網址至您的RSS閱讀器
http://centre-left-economics.blogspot.tw//feeds/posts/defaul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